公募基金概述 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非特定投入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入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例如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封闭式基金属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们的健康进展对金融市场的进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得到法律认可的只有公募基金,市场的需要远远得不到满足。 公募发行的有利之处在于: (1)以众多投入者为发行对象; (2)筹集潜力大; (3)投入者范围大(不特定对象的投入者); (4)可申请在交易所上市(如封闭式); (5)信息披露公开透明。 公募基金的特点是享受市场整体的回报,基金的超额收益不可能长期脱离业绩基准,规模越大,基金获取市场平均利润的可能越大;四权分立、信息透明、危机分担。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优缺点 如果将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作个对比的话,公募基金的合理之处,私募基金基本上都具备,而公募基金的缺陷,私募基金往往还能克服。公募基金的特点是四权分立、信息透明、危机分担,但实际上这些优点是打折扣的。基金持有人参加基金大会成本很高,基金发起人实际上控制了基金大会和基金经理等相关人员的任命,这使公募基金的四权分立实际上只有三权分立。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是半个月公布一次投入组合,信息是滞后的,而私募基金的出资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基金运作状况。对于危机,公募基金发起人实际上分担得很少,而私募基金呢,保底合约下的危机完全由经营管理人承担,分成合约及保底加分成合约下的危机,经营管理人也是与出资人一起分担的。 目前的公募基金是最透明、最规范的基金。公募基金对基金经营管理企业的资格有严格的规范,对基金资产的托管人也有严格的规范,基金托管人在中国实际上就是银行,因为它的注册资本必须达到80亿元。封闭式公募基金每周还要公布一次资产净值,每季度还要公布投入组合。公募基金因为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还要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所以,一般公募基金的资产安全性在一般人看来更安全,也容易接受。 我国公募基金的现状及问题 1.我国公募基金的进展概况。 我国基金业进展8年来,基金市场份额呈现阶梯型增长态势: 第一阶段是1998年到2000年,由于市场品种仅限于封闭式基金,基金规模很小,三年的基金份额分别为100亿、510亿、610亿。 第二阶段是2001年,由于引入了开放式基金,基金规模有所扩大,达到809亿。 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2003年,基金规模高速增长,2003年扩张规模达到了顶峰,其1633亿的市场规模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多。2004年至今由于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基金发行规模波动进展。截至2005年10月20日,我国基金市场上共有封闭式基金54只,开放式基金159只,基金份额已达3200亿。 2.当前我国公募基金存在的问题。 公募基金由于流动性危机高,投入品种受局限,基金产品缺乏创新。近两年基金市场上在多元化方向进展上已经做出了大胆的探索。 一方面,基金业的高速进展及政策面的放宽鼓励了基金产品的创新,各基金企业竞相推出新产品以吸引投入者注意,从销售状况看,投入者对于基金创新的认同也明显高于缺乏创新的基金产品; 另一方面,由于诸如社保基金等机构投入者以及个人投入者对于安全性和危机性的要求,低危机产品受到了普遍青睐,促使基金企业注重了对于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类产品的开发。但是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基金市场,中国的基金市场仍存在着基金持股雷同、新募基金的特色不够鲜明、品种不够丰富等问题。
申请加入可在线提交联系方式与作品链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