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收益越好,这是真的吗?

前几天看了景顺长城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权益类基金投资者》。

 

权益类基金主要就是股票基金为主。

 

这个调查统计了多个城市,超过3万份调查问卷,里面很多统计结果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我们会用几篇文章,来分析下其中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有用的信息。

 

 

第一篇:频繁看账户这个坏习惯,得改改了

 

年龄与收益

 

问卷第二个比较有意思的数据,是关于投资者的年龄和收益。

 

如果按照年龄进行区分,统计不同年龄段最近一年正收益的比例,那么其中:

 

18-25岁投资者,正收益比例51%

26-29岁投资者,正收益比例61%

30-40岁投资者,71%

41-49岁投资者,74 %

50岁以上投资者,73%

 

在投资领域,姜还是老的辣。

难道投资中真的有什么玄学,年纪越大才有更好的收益?其实这背后也有原因。

 

长期持有

第一个原因,是年龄大的投资者,更能做到长期持有。

在18-25岁的投资者当中,持有股票基金一年以上的,只有23%;持有三年以上的,只有7.5%。

但在50岁以上的投资者当中,持有股票基金一年以上的,占比78%;持有三年以上的,占45%。

投资股票基金,至少要做好3年以上的心理准备。

 

短期买入基金就赎回,这段时间,可能股票基金还没怎么涨。另外,短期交易手续费也比较高,也会进一步减少收益。

 

指数基金之父约翰伯格也有过类似的研究。

 

如果只投资一年的指数基金,可能有47%的概率是亏损的。

如果投资时间长度拉长到3年,只有27%的概率是亏损的。

如果投资时间长度拉长到5年,只有9%的概率是亏损的。

 

股票资产投资时间越长,风险越低,投资者获得的回报,也会越接近于股票资产本身的长期收益率。

 

耐心等待

第二个原因是,年龄大的投资者,在遇到市场波动的时候,耐心会更好。

比如说,遇到30%级别的波动时,

 

在18-25岁的投资者中,只有30%的人,能坚持持有。

在50岁以上的投资者中,有56%的人,能坚持持有。

 

那股票基金的波动有多大呢?

 

2018年的时候,A股整体大跌,很多指数基金跌幅都达到了30%。这是A股历史上第二大熊市年。平时大多数时间里,A股的波动在30%以内。

能在30%级别的波动中坚持投资,那A股绝大部分波动都可以安然度过。

 

当然,A股的波动其实也在逐渐减少。最近几年,A股的波动只有十年前的一半多,持有股票基金的难度在下降。

 

我们也有很多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波动风险。比如说在熊市低估阶段投资,本身低估品种,下跌的风险就大大减少了。

我们再配合定投的策略,可以进一步减少浮亏。

定投低估指数基金,绝大多数时间里,浮亏可以控制在百分之十几以内。这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都可以坚持下来。

 

总结

长期持有(至少3年以上),遇到波动不慌张。这就是老司机们收益好的主要原因。

明白了这个原因,也就知道好收益不是老司机的专利了。任何年龄段的投资者做到这两点,都会有不错的收益的

申请加入可在线提交联系方式与作品链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