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讲道,任何一个指数都有其风格和行业属性; 例如,一些金融地产类的股票由于绝大部分市值较大,因此,在沪深300、上证50等大盘股中占比较高; 而一些科技、信息类的个股由于大部分盘子较小,因此,绝大部分分布在创业板等中小市值指数中。 当时那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策略指数。虽说,从长远来看,我相对更看好策略指数基金,但是,宽基指数基金目前仍是大部分指数投资者主要投资标的。 我们说,当谈到一个指数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例如:说到沪深300,仅了解到,它是从沪深两市中选择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这是不够的。 我们还要了解该指数的编制方式(包括但并不仅限于以下内容:样本空间、具体选样方法及步骤、加权方式、个股最高权重设置、调样频率等)。 例如:等权指数,它选出来的股票权重都是相等的,如果是100只股票,那么单个股票的权重就是1%,如果该指数中成分股市值分布跨度很大,那么它更偏向于小市值股票。 尤其对于策略指数,其编制方式往往比较复杂,值得我们认真揣摩。当然,我们说,无论编制过程如何,最终必然落脚到个股以及权重。 对于成分股,作为指数投资者,我们至少应该知道其前十大权重股以及占比,例如沪深300医药、券商龙头、中概互联等指数,他们的前十大权重比例是非常之高的。 尤其是中概互联,腾讯和阿里就占了60%,因此,投资这只指数,你要更多地关注腾讯和阿里。由于互联网企业有强者恒强的特性,这样的编制方式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投资任何指数,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很喜欢高毅资产邱总的一句话:研究创造价值。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 下面就通过分析几个主要宽基指数的行业和风格属性,来扒一扒,当我们投资沪深300时,我们主要在看好哪些行业和风格;当我们在投资创业板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投注哪些行业? 一般来说,成分股比较少的行业集中度比较高,例如上证50,创业板50,而沪深300和中证500则行业分布较为均匀。从年初以来,科技信息类和医药卫生类的股票一直表现比较好,而金融(含银行和非银金融)地产以及一些强周期类的行业(例如原材料、能源等)表现不尽如人意;因此,相应地,创业板表现比较好,甚至创了新高,而上证50、中证100则表现相对落后。下面一张图显示了创业板是如何吊打上证50、沪深300等老牌宽基的。 但是,风水总是轮流转的,在这之前的年份,创业板自2015年估值被炒到近150以后,这些年一直在经历漫漫估值回归之路。 再看看目前创业板指的估值情况,我们不能将其和2015年比,那是极端行情。从历史来看,目前的创业板指数已经是处于偏高的位置。 当然,以上的行业分布只是从一级行业来分析的,一级下还有更细分的二级行业,例如主要消费里都包括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二级行业; 对于投资指数基金来说,行业分类的知识其实是大家比较忽略同时也比较重要的。主要可以看中证的分类,因为市场上中证公司的指数以及相对应有基金跟踪的最多。
申请加入可在线提交联系方式与作品链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