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对的指数投资,获取稳健的超额收益

1、市值加权指数

 

A股市场上最常见的市值加权指数当属上证50和 沪深300。

 

市场加权方法的的优点是:执行效率较高且执行成本很低。如果指数中的股票上涨了,那么它们的权重也根据股票价格的上涨而自动得到了调整——不需要额外的交易。当指数中的股票价格下跌时,其市值就会立刻下降,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交易就反映在指数中了.由于不必付出为了维护指数权重而进行的额外的交易成本,因此,市值加权指数基金可以减低基金的费用。

 

当然,其缺点也很明显:容易高配被高估的股票,低配被低估的股票。如果一只股票是由于市场先生对其过于乐观而导致其上涨而被高配,那么投资者需要承担其未来均值回归的风险。而一只股票由于市场先生对其过于悲观而导致其下跌时,则其在指数中的权重会降低,那么投资者无法获得未来由于均值回归而带来的收益。

 

2、等权指数

 

针对市值加权指数的缺点,一个显而易见的可能选项是,在指数中,给所有的成份股赋予相同的权重。比如,沪深300等权重指数,为保持指数中各成份股的权重相同(每只股票只占指数的1/300),指数每年随样本股调整两次。

 

相比市值加权指数,等权指数会拥有更多的折价股和更少的溢价股。而且为了保持各成份股的等权重,指数会定期调整各成份股的权重,相当于进行了动态再平衡。

 

等权指数的缺点是,为了保持成份股的权重相同,需要持续地进行再平衡,这相当于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会比较大。

 

3、策略加权指数

可以分为基本面加权,价值加权,股息加权等。

 

最著名的基本面加权指数当属中证基本面50.基本面50的成份股选择和权重分配基于企业的营业收入、现金流、净资产和分红的过去5年的平均值来计算。

 

股息率加权指数最著名的应该是中证红利指数。指数每年调仓两次,以沪深两市中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股票为成分股,采用股息率作为成份股权重,以反映A股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表现。

 

这里有有一个不错的指数----沪深300价值指数,其选股采用了价值因子,但在权重计算时,采用了流通市值加权。

 

策略加权指数的优势是,既可以避免市值加权指数的天然地越涨越买,越跌越卖的特点,也可以避免等权指数为了保持权重而带来的交易成本。但是,策略加权指数也有缺点:策略并不总是有效,在策略失效的情况下,可能会跑输低成本的市值加权指数。

 

4、如何选择

市值加权的上证50ETF和沪深300 ETF近5年的复合收益率分别为14.42%和12.29%。沪深300等权指数基金跑输沪深300ETF 6.88%。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最近5年大市值表现较好,换手率和管理的摩擦。

 

相信未来如果大市值股票的优势不再明显的话,也有再次跑赢沪深300EFF的可能。

 

至于策略加权指数,嘉实基本面50的5年复合年化回报率为18.80%,每年相比市值加权的上证50EFT多出了4.38%的收益,可谓优秀。中证红利、300价值同样如此。

 

总体来说,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策略加权指数相比市值加权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获取超额收益。

申请加入可在线提交联系方式与作品链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