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朋友问螺丝钉,什么是好的指数基金呢?挑选指数基金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1、便宜是硬道理 首先,指数基金最大的优势是费率低。 对于主动基金来说,需要养投研团队,成本是比较高的。 而指数基金由于规则比较明确,维护成本低,人工成本低,所以不太需要支付过高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 指数基金在成本上有优势,我们要挑选费率低的品种。 2、追踪误差小 其次,指数基金追踪指数的误差,要小一些。 实际上,任何一个指数基金都会产生一些追踪误差。 也就是说某些时间段,指数基金的净值跟指数的表现不是100%一致的。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比如说股票会有停盘,以及我们申购基金的时候,基金也需要时间去配置股票。 大部分指数基金还是可以比较好的追踪指数的,我们会更喜欢追踪误差小的品种。 3、策略指数看逻辑 如果是策略型指数,还要看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不是能成立。 例如红利类品种,投资的是股息率比较高的股票。 高股息率策略是被验证有效的投资策略。 例如价值指数,投资的是市场上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比较低的品种。 这个逻辑也是被验证有效的,无论是格雷厄姆还是90年代金融领域的三因子模型,都证明了这一点。 再例如质量指数,采用高ROE策略。 这个策略也是巴菲特验证有效的,原理上也说得通。 所以策略加权型指数,实际上是把长期有效的投资策略产品化。 一些久经考验,特别是在成熟市场也能存活下来的策略,如果在A股也验证有效,那就是可以信赖的。 从欧美等成熟股票市场来看,红利、质量、价值、低波动,这四类品种,是经过考验的策略指数基金。 从它们开始入手,投资风险会低很多。 4、行业指数做减法 如果是投资行业指数呢? A股有10个一级行业。从历史收益的角度来看,必需消费即食品饮料、医药、可选消费、金融,这四个行业,长期收益是所有行业中比较高的。 而其他的6个行业,长期收益则可能会低一些。 像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都是10个行业的集合体。 那么,沪深300和中证500,能排在10个行业中什么位置呢? 其实从收益的角度,它们大约是排在60%的位置。 也就是说,投资沪深300、中证500,可以跑赢60%的行业。而且,沪深300和中证500包括了各个行业,稳定性更强、风险更低。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一个行业指数,长期收益弱于沪深300指数,风险还高,那普通投资者其实还不如投资沪深300指数呢。 个人投资者的精力有限,要考虑投资行业指数,可以主要是从消费、医药、金融等少数几个优秀行业中挑选。 其他行业可能长期收益是跑不赢300的,性价比并不高。 总结一下,以上就是我们挑选指数基金品种的思路: 挑选低成本、追踪误差小的指数基金品种。 以优秀宽基指数基金为主,以优秀行业指数基金为辅,构建我们的投资组合~
申请加入可在线提交联系方式与作品链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你联系